![]() 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塑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中,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干式交流电容器;卡条槽,位于所述壳体内壁靠近顶端位置;定位筋,位于所述卡条槽的下方,且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向所述壳体的底壁延伸,顶端形成导流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有助于罐封料的流动,能够提高电容器的生产效率。 公开号:CN214336567U 申请号:CN202022938784.6U 申请日:2020-12-1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定毅;姜基国 申请人:WUXI HONGGUANG CAPACITOR CO Ltd; IPC主号:H01G2-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塑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 [n0002] 交流电容器以其低等效串联电阻,良好的自愈性能、密封性设计更加安全可靠等特点在工业设备、排污、农业灌浇以及潜水泵等领域应用广泛。 [n0003]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环保领域、工业设备、污水处理等行业逐渐运用广泛,干式交流电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受到原材料及设备的制约,导致其批量生产后质量无法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换句话说,目前的干式交流电容已无法满足该些领域对性能的需求。因此,干式交流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及自身性能的提升势在必行。 [n0004] 塑壳是干式交流电容器生产制作最重要的基材,起到包裹电容芯体的作用,同时兼顾装灌封料的作用,并且起到绝缘作用,但由于浇注灌封料后无法腾空归中,同时又无法均匀分布灌封料,易出现偏位、空芯、气孔等情况因此,如何能够使得罐封料在壳体内均匀流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罐封料在壳体内流动不均匀的问题。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中,包括: [n0007] 壳体,用于容纳干式交流电容器; [n0008] 卡条槽,位于所述壳体内壁靠近顶端位置; [n0009] 定位筋,位于所述卡条槽的下方,且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向所述壳体的底壁延伸,顶端形成导流坡。 [n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腾空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三个所述腾空阶。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部底端设置加强部。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匀设置6条定位筋,每条定位筋的顶端均形成导流坡。 [n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通过设置定位筋以及导流坡,有助于罐封料的导流,同时设置卡条槽可以增强灌封料的结合力,使其与壳体结合轨迹增加,有效加强了结合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是一种定位精准、使用便利、包裹密封、可使灌封料自覆芯体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壳体,相对于其他应用于干式交流电容表现更加优异。该自覆塑壳的设计,使得电容的生产效率更高,利于灌封料在壳体内均匀分布流动,起到自我覆盖的作用;在此同时,由于这种壳体可均匀分布的原理,可使产品自身密封性得到加强,满足市场需求。 [n0015]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的剖视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的俯视图。 [n001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n0019]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n002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 [n0022] 壳体6,用于容纳干式交流电容器; [n0023] 卡条槽1,位于所述壳体内壁靠近顶端位置; [n0024] 定位筋3,位于所述卡条槽1的下方,且沿所述壳体6的内壁向所述壳体6的底壁延伸,顶端形成导流坡2。 [n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通过设置定位筋以及导流坡,有助于罐封料的导流,同时设置卡条槽可以增强灌封料的结合力,使其与壳体结合轨迹增加,有效加强了结合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是一种定位精准、使用便利、包裹密封、可使灌封料自覆芯体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壳体,相对于其他应用于干式交流电容表现更加优异。该自覆塑壳的设计,使得电容的生产效率更高,利于灌封料在壳体内均匀分布流动,起到自我覆盖的作用;在此同时,由于这种壳体可均匀分布的原理,可使产品自身密封性得到加强,满足市场需求。 [n0026]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腾空阶4,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 [n00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所述壳体6的底壁上设置腾空阶4,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外壳电容芯体与壳体底壁直接贴合,填充料在浇灌时底部只有微量或者说厚薄不均,使灌封料不能完全包裹产品产生间隙或气孔的问题。经过腾空阶4的作用与定位筋3相配合,使灌封料均匀包裹产品,导流坡2的作用使流动速度加快并能够自动覆盖,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均匀分布。 [n00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6的底壁设置三个所述腾空阶4。 [n002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6的内部均匀设置6条定位筋3,每条定位筋3的顶端均形成导流坡2。 [n0030]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壳体6的底壁均匀设置三个腾空阶4,每120度分布一个,6条定位筋,每60度分布一条,通过这两处的设计让灌封料均匀分布,可自动包裹芯体,让灌封料浸入所有间隙,排除气泡起到有效结合,产品在严酷的水煮测试中测试时间由168小时提升至360小时,试验后的容值变化率由1%降至0.3%,产品性能得保障,可满足市场的特殊要求。 [n00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6的外部底端设置加强部5。 [n0032] 通过设置加强部5,使整个电容产品应对外部剧烈震动时,更为牢固不会对内部包裹料产生冲击,使期可保护芯体不受湿气浸入,(原有制作的干式交流电容,其在1.8m高度,加速度为5g跌落试验中,破损裂纹发生长度平均为7mm;该新型自覆塑壳制作的交流电容,其在2.4m高度跌落试验下,加速度为5g,其破损耗裂纹长度降至0.5mm以下,即抗振动能力大幅提升),其次从最为重要的是性能提升,由于自覆盖的效果灌封料将产品完全保护,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法对产品本身造成影响,在严酷测试水煮条件下,沸水煮7*24小时,产品容量损失率由1%以上,降至0.3%以下,充分表现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产品寿命。 [n0033]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自带定位、带导流、均匀覆盖、可提高电容生产效率,提升性能的自覆塑壳,是以壳体自身的设计来引导灌封料的流动填充,对电容芯体起到自覆盖式保护的作用。 [n0034]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用于容纳干式交流电容器; 卡条槽,位于所述壳体内壁靠近顶端位置; 定位筋,位于所述卡条槽的下方,且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向所述壳体的底壁延伸,顶端形成导流坡。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腾空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三个所述腾空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底端设置加强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匀设置6条定位筋,每条定位筋的顶端均形成导流坡。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477036C|2009-04-08|固体电解电容器 US20080247122A1|2008-10-09|Capacitor with improved volumetric efficiency and reduced cost CN101256902A|2008-09-03|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4336567U|2021-10-01|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 CN101317241B|2012-12-05|电容器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09810A|2021-03-16|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 CN207068677U|2018-03-02|一种电容器结构 CN206148217U|2017-05-03|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磁单元的中间变压器 CN210073631U|2020-02-14|一种电容器密封结构 CN103339699B|2016-10-05|薄膜电容器 CN202018884U|2011-10-26|电容器及其外壳 CN206322585U|2017-07-11|一种耐潮电容器 CN204230048U|2015-03-25|支撑力强的新型电容器外壳 CN205751876U|2016-11-30|一种交流马达运转电容器 CN205452049U|2016-08-10|一种低esr值多芯组陶瓷电容器 CN108417387A|2018-08-17|一种超静音防爆密封电容器 CN201478125U|2010-05-19|一种工程塑料外壳电容器 CN201570378U|2010-09-01|一种塑壳电容器定位卡 CN207818382U|2018-09-04|电容器、电池包和车辆 CN208889491U|2019-05-21|一种新型干式电容器 CN214753401U|2021-11-16|一种薄膜电容器 CN208938771U|2019-06-04|电感器磁芯及电感器 CN208890540U|2019-05-21|一种步进电机线端保护装置 CN202817331U|2013-03-20|电连接器 CN209980966U|2020-01-21|电流互感器和柱上开关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38784.6U|CN214336567U|2020-12-10|2020-12-10|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CN202022938784.6U| CN214336567U|2020-12-10|2020-12-10|一种用于干式交流电容器的自覆塑壳|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